党群 / Survey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召开 “交往交流交融——民族文学这十年”学术研讨会

2022年11月06日 12:42 点击:[]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各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紧紧围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质量推进中华文化教育与实践”2022年度工作方案,于11月4日在文华楼报告厅举办了“交往交流交融——民族文学这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学院文学教师党支部承办,10余位来自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回等不同民族的作家、编辑、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并与学院师生就近十年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方面的现象与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会议由文学教师党支部书记崔鹤松主持。

钟进文院长在开幕词中全面梳理了近十年民族文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尤其指出各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得到学界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同时通过介绍“十三五”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获批项目分析其发展趋势,强调各民族文学从多民族、综合性、地域性研究正在逐渐加强,民族影视文学与网络文学与时俱进蓬勃发展。

最后,钟院长聚焦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增长点和创新点,鼓励青年学子敏锐扑捉学术前沿话题,激发学术热情,提高研究能力,积极投身民族文学事业。

会议第一个主题围绕着民族文学创作十年收获展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拉先加就藏语文学的当下发展做了主题发言,指出藏族文学重要趋向是越来越多的藏语文学作品走向世界,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发表和研究。《民族文学》杂志社副编审永花以“索龙嘎”文学获奖短篇小说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分析,阐释了蒙古语文学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深入人民生活的创作。《中国作家》原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以作家的身份介绍了近十年来哈萨克族文学创作取得的成就,尤其十八大之后的欣欣向荣、开拓进取的新局面。民族出版社编审全春梅以朝鲜族文学的发展为例,谈多民族环境下文学创作题材的发展变化,特别以编辑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学平台的出现对民族文学出版产生的影响,如点击率、创作形式、公众号等。

“民族文学研究的十年发展”,是会议的第二个主题。在这一专题中,六位来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的教师吴哈斯塔娜(蒙古族)、增宝当周(藏族)、艾克拜尔·卡德尔(维吾尔族)、娜斯拉·阿依拖拉(哈萨克族)、金贤哲(朝鲜族)和赵柔柔(回族)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积累,分享了十年来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的文学研究以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

之后与会全体代表,围绕十年来多民族文学的交往交流交融展开了现场交流。最后,由学院副院长努尔巴汗·卡力列汗致闭幕词,他指出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进行梳理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今天的会议发言可以看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的作品数量明显增多,并且有多个媒介平台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也更加聚焦交往交流交融这一核心话题,各民族文学共同的亮点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

赵柔柔/撰稿

金迪/供图

崔鹤松/初审

努尔巴汗·卡力列汗/复审


上一条:党建+专业|文学教师党支部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做学术讲座

Baidu
map